Search

【親師溝通:在戰爭中示範進退與堅毅7】決定衝突(下)

學習本文章前須知:
  • Share this:

【親師溝通:在戰爭中示範進退與堅毅7】決定衝突(下)

學習本文章前須知:

因我的身份敏感也特殊,我深知我的文字可以成為良善的力量,也可以反向成為傷害的利刃。我對人與人的關係,一直深信良善的循環,也信任人的本質是純善,因此我只想分享如何與老師溝通,在事件發生時我是如何做判斷,而並非想將此文作為傷害他人的利器。
 
請前來學習的朋友們,進入文章學習時,僅關注我的思維與判斷與決策,若想分享文章,也務必「在文章前面書寫自己的學習心得」,作為分享的引言(請務必寫下學習心得再做分享,哪怕只是一行文字都行)。
 
我期望所有閱讀者不作評價營隊的額外動作,更不批判老師,任何傷害的語言都不是我樂見的,請長期關注我粉絲的朋友們僅將此文章作為「學習如何親師溝通」為要點,回歸我分享文章的本意,不渲染額外會造成傷害的言語,能讓大家有所學習,才是我重視的初心。
 
(接上篇)
在教育孩子的路上,老師的功能與父母教育孩子的功能上,於我而言有著極為重要且相似的部分,那就是「定義價值」的功能,這功能將會帶領孩子認知的方向,以及未來信仰養成的重要一環,因此老師的認知與價值系統,必須站在比孩子更高更遠更深的地方,才能將孩子的錯誤認知引導回正向的價值上。
 
因此當執行長將聽來的言語,當作是可參考的依據,藉此來說明「為何老師會如此對待川川的哭泣,那是因為姊姊說川川在家裡就愛哭,可以不用理她」,一切是有依據的。
 
我將所有聽見的點,連成了一條線,再從線連成一幅圖。我能想像老師聽完三三這句話之後,對川川的哭泣有了「定義」,川川就是愛哭,這是常態。因此在面對川川的哭泣時,有了不必太重視川川哭泣的心態產生,甚至可以詼諧幽默風趣的調侃川川的哭泣,因此才有了戲弄揶揄的行為來捉弄川川。而一旁同儕見老師如此取笑川川,又聽聞老師言語,川川很愛哭,要哭很久的話語,有了模仿的方向與依據,因此開口嘲笑川川:「川川要哭一年才會停啦!」
 
這是一連串的蝴蝶效應,三三起了頭,而老師助長了風的氣勢與方向,於是同學們便群起跟隨。
 
這是我的想像。
 
為了理解想像與現實的落差,我發出核對。
 
我:所以你的意思是,老師之所以用幽默風趣的方式來面對川川,可能是因為姊姊說她在家裡常哭,可以不用太理會的緣故,而不是故意忽視川川的哭泣,是嗎?
 
執行長:對、對!
 
我:所以,因為姊姊都這樣說了,因此老師就不用有自己的判斷,只要跟著9歲孩子(姊姊)說出來的言語起鬨,是這意思嗎?
 
執行長:呃,不不,我不是這意思,我的意思只是……
 
我:你的意思只是,老師沒有惡意,是吧?
 
執行長:對、對!我的意思只是想告訴媽媽,老師沒有惡意的。
 
我:我知道老師沒有惡意,但聽了這麼一串之後,我認為老師沒有惡意也有了惡意。你們的老師沒有自己的判斷,跟隨姊姊起舞,姊姊自小跟川川同住一個家庭,彼此競爭成長,會說出這樣的話我不意外,這確實是姊姊會說出的話,是她的風格。如果在場的老師是有能量的,應該擋在姊妹兩中間,遏止姊姊這樣錯誤的言語,扳正言語,告知姊姊「妹妹被球打到很痛,當然可以哭」,如此一來老師便能做出示範,導正姊姊和所有孩子對川川的看法。但在場的老師不但沒有導正姊姊的說詞,還跟隨起舞嘲笑,帶動其他孩子也競相模仿老師的言詞,一起嘲笑川川川,這是一個老師面對孩子哭泣的方式嗎?而你現在又將這件事當作是重要的依據告訴我,我只能說,執行長,你也非常不適任老師的工作。
 
這是我在這場對話中,說過最重的話,但皆不能形容我聽到執行長轉達這番話的用意與驚訝。
 
執行長沈默了一會兒,也許意識到團隊的老師以及自己面對孩子哭泣的課題,確實沒有發揮到老師的功能,因而思索了一番。
 
執行長:媽媽你說的很對,我們確實作的不夠好,孩子有哭泣的權力,我們確實應該要遏止其他孩子來嘲笑,這點我們需要改進,我們很抱歉,以後我們會多教育我們的老師,讓他們知道該如何面對孩子的情緒。
 
能從執行長嘴裡聽到這番話,我是佩服與感動的,畢竟從認知錯誤到說出道歉,承認自己的錯誤,在在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 
我:謝謝你的體諒,身為母親,我確實為孩子感到心痛。但不能否認,營隊還是有許多優秀的老師,對孩子極其用心,請代替我謝謝他們。
 
執行長:哪裡哪裡,這是我們應該做的。
 
我:明天、後天,我仍然會讓川川去營隊,如果可以,請您或營隊上的老師盡量給予川川支持,若明天後天她仍舊哭泣,就大膽的讓她哭泣,若你們不知道該怎麼面對的話,就請她打電話給我,我可以和她聊聊。
 
執行長:好的,我們知道了,謝謝媽媽的協助,也謝謝媽媽體諒我們。
 
我:謝謝你願意聽我說這麼多話,真的很感謝。
 
掛上電話後,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三三,一直興奮的對我聒噪。
 
三三:媽媽,你好帥。媽媽,你第一次罵別人耶。媽媽,你以前從來沒有說你是親子作家耶!媽媽,你跟對方談話的方式好厲害。
 
我看著三三興奮的跳上跳下,不解的問:你很關心妹妹的處境?
 
三三:對呀,妹妹在營隊上一直哭,好可憐。
 
我:妹妹很可憐呀~但是三三,既然你覺得妹妹很可憐,怎麼會跟營隊老師說,妹妹很常哭,可以不用管她,這樣的話呢?
 
在這一連串的事件,我感覺到自己彷彿是一顆球體,圍繞在一切事物的中心,要面對所有外在的人事物,並且用自己的能量,朝著比較正向的目標,努力的讓其轉動起來。
 
所有事件與溝通都靠近尾聲了,導正三三的表達,以及成為川川的後盾,讓她成為勇敢面對營隊挑戰的人,這些都會是最後我努力的標的。
 
面對困境時,我喜歡給自己三種選擇:面對、迴避、靜默,都是選擇的方式。薩提爾女士曾說,我們是自由的,給予自己三種選擇,我們便能真正自由。在這次事件中,我選擇面對,這是我想給孩子做出的示範。
 
歡迎大家分享,提醒大家分享文章時,記得「在文章前面書寫自己的學習心得」,作為分享的引言(哪怕只是一行文字都行),更提醒所有學習的朋友,請不作評價營隊的額外動作,更不批判老師,任何傷害的語言都不是我樂見的,謝謝大家的學習。

🔥 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:https://reurl.cc/Wd1gV9

✔李儀婷「愛的賽局理論‧親子教養工作坊」
唯有父母體驗了愛
才能真正的貼近孩子
給予孩子溫暖的陪伴
讓孩子成為一個高自我價值的人
親子對話值得父母一再練習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從高壓的教育,走到和諧的教養。孩子每一次的情緒與爭執,都是上天給予的禮物
View all posts